小学给学生贴上11类标签 这是对教育公平的亵渎!

来源:安全标识标签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07 23:00:23

  近日,一则“小学统计家长背景将学生分为11类”的新闻再一次给焦虑的中国家长们煽了一把火。

  这事,简单来说,就是山西的某一个小学,对学生及家庭情况做调查,分11类,包括“权势垄断部门子女”、“领导子女”、“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”等。如下:

  统计女学生数量能够理解,看一下班上的男女比例嘛。统计单亲学生,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能够理解,这样老师可以对他们多施加一些关爱嘛。然而,其他的几个选项,就看着不让人舒服了。统计“领导子女”、“企业老板子女”、“权势垄断部门子女”的目的何在?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领导和老板的子女吗?是为了让学校领导与老师更便捷地攀附权贵吗?是为了把这些领导和老板的子女和普通的孩子们区别对待吗?

  事件曝光之后,引来了铺天盖地的指责。学校出来灭火,说是个别班主任的个人行为。然而,右上角的“×年级×班”的字样,让任何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肯定是上头的统一要求,无非让班主任出来背锅而已。

  类似的事情,不止山西这个学校曝出来过。近年来,多个地方传出学校要求家长必须填写个人的详情信息,包括工作单位、职务、户籍等等,并且基本上没有商量的余地。

  还有更过分的,让学生画出自家房子的户型、写出自己家里车子的型号、乃至直接调查家里的“月收入”!这已经涉嫌侵犯学生家长的隐私了。

  前不久,有北京网友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反映称,学生入学时,很多学校要求填写学生父母、祖父母工作单位和职务等信息。该信息并不作为学生入学必要条件,也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,还会造成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公平现象,希望能禁止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收集该信息,只登记父母基础信息即可。

  北京市教委随后对此回应称,该信息严格保密,不对普通教师公布,正在研究取消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。

  北京市教委的这个态度值得肯定,希望可以实际做到取消对父母职务信息的收集,还教育一片天朗气清。

  为什么山西一个极其普通的小学的一次学生个人隐私信息收集,能够引起全国舆论的关注乃至于愤怒呢?这是因为,第一,很多另外的地方的家长也遭遇到了类似的问题,一下子引发了大家的共鸣。第二,中国人可以忍受自己身上面临的不公平与不公正,但没有办法接受这种不公平不公正会代际传递给自己的孩子。

  中国人历来有一个朴素的理想,那就是读书改变命运。他们深信,无论自己吃多少苦,只要把孩子送去上学,孩子就能够轻松的享受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、接受与其他孩子同样的学校关爱,孩子能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学校环境里面正常成长,最终上大学、毕业、工作乃至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。说的文绉绉一点:就是普普通通的家庭能够最终靠教育实现阶层的上升乃至跨越。

  然而,如果一个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家长发现,自己的孩子进入学校之后,却由于自己的职业或社会地位,被学校打上了标记,被不公平不公正地对待。反过来,那些所谓“领导子女”、“老板子女”、“权势部门子女”却能享受到学校的优质资源的倾斜。那么这位家长还能信任这个教育体系吗?

  一个社会,所有部门都可以腐败,唯独教育不能腐败。因为,教育,意味着社会和国家的未来;教育,意味着大多数底层人民唯一的希望。如果教育系统腐败了、不被信任了,那么这个社会必定是腐烂透了。

  教育的所有价值观里面,最重要的价值观可能是见仁见智的,但是,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观一定是公平、公平、公平!

  两千多年前,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“有教无类”。啥意思?不管什么人都可接受教育,不因为贫富、贵贱、智愚、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。在当时的贵族社会之中,孔子的“有教无类”开创了教育平民化,让最普通、最贫寒的人也能接受教育,进而改变命运。

  而如今,部分学校热衷于给学生打标签分成三六九等,部分教师则趋炎附势嫌贫爱富对学生区别对待。这是赤裸裸地打脸中国近两千年的基本教育原则啊!

  教育,不应该是势利、谄媚、看人下菜碟的,而应该是公正、平等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。

  最后再说一句,家长把孩子们送到学校,是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。家长是什么职业、什么岗位、有没有钱、开不开豪车,跟学校、老师有半毛钱关系?

  ☞东亚财评聚焦国内外热门财经话题,品评有价值的商业人物和讯息。我们的宗旨,是让大家在这里,读懂东亚,理解中国,拥抱世界。

上一篇:2024-2029年中国文具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预测及投资研究报告
下一篇:【48812】河北滄縣:書店進商場 激發文明消費動力